
小
中
大
涉外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工作大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这一重要部署,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涉外法治顶层设计加快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设,涉外法治实施体系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发展壮大,我国涉外法治建设的广度深度大幅拓展,运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能力显著提升,涉外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涉外法治顶层设计加快完善
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涉外法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强涉外法律工作”。2019年2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要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1]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2]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3]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4]党的全面领导为涉外法治工作领航定向,促使这一系统工程有序推进,涉外法治理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原创性贡献。
二、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设
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是涉外法治建设的基础,既要加强涉外领域立法,还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按照急用先行原则,我国涉外立法工作加速推进,坚持立法先行,立改废释并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共制定专门涉外法律18部、修改专门涉外法律39次。[5]截至2025年1月,我国已具有专门涉外法律54部、专门涉外行政法规90余部,以及一系列涉外部门规章。[6]相关立法工作主要围绕3个方面。一是制定基础性法律,搭建涉外立法的“四梁八柱”,涉及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外商投资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二是制定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相关法律法规,充实对外斗争法律工具箱,涉及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等法律以及十余部法律中的反制条款;[7]三是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为涉外执法司法奠定制度基础,涉及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8]
以国内涉外立法实践为基础,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国内法和国际法有机衔接,以国际良法促进全球善治。当前,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或加入的条约、重要协定共470余件。[9]我国在信守国际条约的基础上,开始逐步引导国际规则的发展,包括首次在世界贸易组织牵头完成《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谈判,发起并完成《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谈判。面向未来,我国已明确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三、涉外法治实施体系加快推进
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是涉外法治实施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涉外执法司法理念已有较大发展,强调统筹兼顾国内法的域外适用和域外法的域内适用,综合运用区域国别法和国际法,开展国际斗争,保护我国海外利益。[10]
一是相关行政部门依法阻断和反制部分国家不法行为,诉诸相关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有效应对部分国家对于我国的诬告滥诉,坚决打击跨国违法犯罪,依法开展国际斗争。
二是为服务企业和公民“走出去”,相关行政部门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机制建设,包括“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综合平台和海外中国平安体系等。
三是在深化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已缔结170余项双边引渡和司法协助条约,加入30余项相关国际公约,逐步参加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相关咨询意见案;相关执法司法机关推动制定并有效实施《缔结条约管理办法》和《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等涉外法规。[11]
四是相关司法机关依法开展涉外审判和涉外检察工作,深化涉外司法审判体制机制改革,设立国际商事法庭,制定和实施相关工作意见和司法解释,发布相关典型案例。[12]在涉外法治实施体系当中,国际执法司法合作网络初步建成,涉外司法公信力获得认可,依法斗争能力不断增强,涉外执法司法效能显著提升。
四、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发展壮大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离不开法律服务、人才培养、法学研究等方面的坚实支撑。[13]
涉外法律服务涉及律师、仲裁、公证、调解、法律查明等多个领域。[14]截至2024年底,中国的律师事务所已在3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207个分支机构和若干个办事机构,涉外律师有1.2万余人。[15]然而,我国在国际法律服务市场中的占比和影响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大力发展涉外法律服务,需要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16]当前,仲裁法修改稳步进行,法律服务业逐步开放,国际调解院有序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由点及面,粤港澳大湾区法律事务合作持续深化。[17]
涉外法治人才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需求。当前,我国已支持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和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协同各方加快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18]此外,涉外仲裁人才库、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等选拔机制也发挥重要作用。
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法治自信,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关于涉外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
注释:
[1]参见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19-02/25/content_5368422.htm。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3]参见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1/content_6917473.htm。
[4]参见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3770.htm。
[5]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加强涉外立法为涉外工作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载《红旗文稿》2025年第5期,第9页。
[6]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加强涉外立法为涉外工作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载《红旗文稿》2025年第5期,第9页。
[7]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加强涉外立法为涉外工作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载《红旗文稿》2025年第5期,第10页。
[8]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加强涉外立法为涉外工作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载《红旗文稿》2025年第5期,第12页。
[9]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加强涉外立法为涉外工作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载《红旗文稿》2025年第5期,第11页。
[10]参见张文显:《新征程我国法治建设和法治改革的总体布局——对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五大法治命题的学理阐释》,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25年第1期,第15-16页。
[11]参见外交部党委:《努力开创外交战线涉外法治工作新局面》,载《求是》2024年第15期,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4-08/01/c_1130186952.htm。
[12]相关工作意见和司法解释包括最高检《关于加强涉外检察工作的意见》(2024年)、最高法《关于人民法院涉外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2022年)、《最高法发布第二批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首批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典型案例》(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支持香港仲裁典型案例》(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首批查明和适用域外法典型案例》(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起2023年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十二个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典型案例》(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四批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1年全国海事审判典型案例》(2022年)等。
[13]参见黄文艺:《涉外法治范畴的结构论诠释》,载《比较法研究》2024年第6期,第9页。
[14]《学习〈决定〉每日问答丨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主要有哪些要求》,新华网,2024年10月10日,http://www.qstheory.cn/qshyjx/2024-10/10/c_1130208153.htm。
[15]杨泽坤:《司法部:中国律所已在境外设立207家分支机构》,中国日报中文网,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09/06/WS66daa09aa310a792b3abac29.html。
[16]参见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3770.htm。
[17]参见赵婕:《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载《法治日报》,司法部网站,https://www.moj.gov.cn/pub/sfbgw/zwgkztzl/2024nzt202400102/2024qgsftjzhy/2024qgsftjzhy_mtgz/202401/t20240118_493783.html
[18]参见中共司法部党组:《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建设 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载《求是》2024年第7期,求是网,2024年4月1日,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4-04/01/c_1130100407.htm。
作者:任宏达,开云电子链接体育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法研究所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秘书长。
来源:《旗帜》2025年第5期。